一個人老了!如果「老伴先走一步」 就會看到「4個家庭真相」現實又無奈

關心,多半停留在表面,客套是客套,但是不能起到太多作用。

就是老人生病的時候,有親戚來走動,送上一份禮金,那也是在日後,要歸還的。一個紅包,換取另一個紅包,這樣的走動模式,還真的不是什麼幫忙。

一次次談起失去老伴的過程,還真的不是關愛,是翻開內心的傷疤。

看看魯迅筆下的祥林嫂,生活已經夠痛苦了,但是人們來看她,不能好好安慰,更不會解決問題,而是帶著嘲諷,好奇,羞辱來的。

很多人好奇,她到底有什麼悲催的故事,聽一聽,當成消遣。

有人看到附近有孩子,就挑起祥林嫂喪子的傷疤,就說:「祥林嫂,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,不是也就有這麼大了么。」

作家丁玲如此點評:「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,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,自私的人,是一樣把她往死里趕,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。」

Advertisements

與其和親戚談一些扎心的往事,說失去伴侶的痛苦,還不如閉嘴,一個人打盹。


04跟兒女住一起太難,老人還得靠自己。

很多家庭里,若是老父母之中,有一個人過世了,剩下的人會跟隨子女外出。尤其是農村,老人一個人在老家,是特別不方便,也不讓人放心。

Advertisements

可是,老人跟隨兒女一起住,這日子也不好過。

跟著兒子,得看到兒媳的臉色。時間長了,這臉色不好看。

跟著女兒,又似乎不符合傳統,外人會說三道四。也許兒子也不太樂意,怕女兒把老人身上的錢財,都掏空了。

當老人身上一分錢都沒有的時候,每天的生活開銷,都要兒女攤派,這似乎也為難了兒女。說好的規矩,兒女也認可了,但是不一定會執行。

也許一個月讓兒女給幾千,都無法持續很長時間。誰的心裡,都有一筆賬,怕好了其他的兄弟姐妹,吃虧的人是自己。

俗話說:「一個父親可以養好十個兒子,十個兒子不一定能養一個父親。」

老人沒有了老伴,盡量靠自己,雖然有苦衷,但是不看臉色,不看兒女們勾心鬥角。


05在這裡,也期待兒女們,看到老人獨自養老的困頓,心甘情願地行孝。

管好家裡的老人,就是管好未來的自己。中年人不樹立好的榜樣,那麼中年人老了,兒女也會靠不住,這樣的家風,不可取,也不能有。

誰都有變老的那一天,也有老伴分離的那一天,需要未雨綢繆,準備一些養老錢,更要準備一份「人情味」。

想一想,失去老伴不可怕,可怕的家風歪了,人心變了。


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