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位老人「合租別墅揪團養老」盼搭夥過日子 互相有照應「天天吃飯打牌唱歌」不再孤獨生活

每個人都會到達人生的下半場,或早或晚都會面臨養老問題。選擇如何老去,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命題。

傳統的「養老方式」正面臨困境,有一些老人決定「自救」,他們中的先行者約上好友、同伴開始「揪團養老」,過上了一種前衛新潮的退休生活。

「揪團養老這個詞,就是為我們發明的」

Advertisements

耿姐(72歲,北京人):今年我退休剛好滿20年。從3月份開始,我們七對夫妻在北京郊區合租了兩個別墅一起生活。到現在已經快三個月了。

我們這幾對夫妻都是要好的朋友,50多年前就認識了。我們是「老三屆」知青,都是一個地方的人,一起下鄉,一起返城。大家你了解我,我了解你,彼此知根知底,需求也都類似。

耿姐


Advertisements

退休之前,大家都是各忙各的。退休以後,一開始是照顧父母。後來父母都走了,兒女就接上,幫他們帶小孩。現在孫子一輩也上學了,才終於開始有點自己的時間。

四五年前,我開始認真考慮養老這件事。一開始考慮過養老院,我和丈夫到處考察,大概考察了幾十家養老院,光北京市就有六七家,還去過昆明、大理、廣州、寧波、杭州、桂林、山東、大連。

轉了一圈,我發現我不喜歡養老院這種形式。住養老院的幾乎都是不能動的,我們生活還可以自理,不需要全程陪護。還是希望可以和熟悉的人一起住,有人管飯,自己想吃什麼也可以自己做,想吃菜就種點菜,想出去玩就可以出去玩。所以倒不如找個地,蓋個房,幾家湊在一塊,互助生活。

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這就叫做「揪團養老」。我覺得這個詞簡直就是為我們發明的。我們這幫人,年輕的時候過的就是集體生活,到老了,習慣繼續過集體生活。

Advertisements

耿姐租住的別墅


找到現在住的這個房子,看了之後覺得挺不錯的,別墅位於郊區,價格不貴,一個人3000人民幣(約新台幣1萬2千多元),我退休金一個月五、六千(約新台幣2萬多元),基本上沒什麼負擔。離城區也近,萬一家裡有點什麼事,還可以馬上回來。我們自己有點什麼事,跑趟醫院,看個病、拿個藥,也算方便。很快我們14個人就把別墅整租下來,搬進去住。

耿姐與朋友們經常在合租別墅裡喝茶聊天

Advertisements


搬進來後,我們把院子又重新整理了一遍。平時打打牌,聊聊天,小酌吃點飯,晚上唱卡拉OK。如果天氣不錯,我們就開著車到周邊城市逛,吃吃當地的美食。

與耿姐住在同一別墅的陳阿姨與李大叔

Advertisements


我們住進來之後,很自覺地互相簽了一份免責書。老年人都有點什麼疾病,在一起住的過程中萬一發生點什麼狀況,都是自己負責。這是讓家屬放心,也別給同住的人帶來負擔。


「我們12個人計劃住一起,走了也要長眠在一起」

李偉文(58歲,台北):我50歲的時候,和朋友組織了一個「夏瓣生俱樂部」,諧音「下半生」。成員都是50歲左右,我們希望自己中年以後的生活,能夠像夏天的花朵一樣燦爛,現在成員總共有六、七十人了。

李偉文與太太


Advertisements

我們經常以徒步的方式遊台灣。五年前,走到台南的時候,發現這裡小吃很多,很多巷弄適合逛,有自然風景也有文化氣息。房價相對台北來講又很便宜。一整棟房子,賣價不到100萬新台幣,這點錢只夠在台北買個廁所。我們開玩笑說,70萬一棟,那我們這群人就可以把整條街買下來。

正好這時候當地人講了一句話,很打動我們。他說台南一年有三百天的好天氣,不會像高雄、屏東那麼熱,也沒有颱風。一個朋友大膽提議說,這裡條件這麼好,不如我們在這裡買一塊地,建一個房子,等我們退休之後一起住吧。沒想到居然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。

很快,當地的朋友就幫我們物色到一塊地。價格很合適,只考慮了一兩個星期,我們十來個家庭,每戶人大概各投了一百多不到兩百萬新台幣,買了地,做好了房子的設計。

我寫過一本闡述退休生活計劃的書,叫《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》,我一直提倡的概念就是,當你還在工作的時候,就應該開始為退休生活做準備。不能一味地指望子女。因為孩子上大學以後,就是獨立的人生。


「揪團養老,對老人自己也有一定的要求」

王衛東(51歲,北京):「我其實一直很嚮往揪團養老。長者共居的概念在國外一直都有,我就在想,老人能不能也來享受這種模式的生活。」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