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衰老腳先知!「腳上出現3種症狀」血管可能堵了 「3個好習慣」預防栓塞


劉小姐是一名高中老師,今年還做了班主任,每天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。

最近,有一件事常常讓她煩心.天氣轉涼後,她常常覺得下肢冰冷,穿了兩條褲子也捂不熱,由於課程安排較多,她也沒有去醫院檢查。

直到上周,她發現自己走路變得費力,走一段路就得休息一會,才覺得不太對勁。去醫院一查,被告知得了下肢動脈血管堵塞

醫生表示,天氣寒冷時,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冷,但如果發現自己怎麼捂都捂不熱,就要考慮是否有周圍血管方面的問題。

一、腳部異常可反映血管健康

Advertisements

不論是站著還是坐著,除了晚上睡覺躺著以外,腳上的血液是最充足的,也是血液循環最好的,所以,從腳部表現出來的幾個癥狀,可以知道血管是否健康。

腿腳捂不暖

腳部是身體的最末端,離心臟最遠,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首先會在腳上表現出來,因此,一旦血管出現堵塞導致血液不暢時,就會影響腳部的供血,出現雙腳冰涼,捂不暖的情況。如果在夏天都會有這種情況的話,更說明血液循環緩慢,腳部供血不足。

間歇性跛行

Advertisements

走一段路後,出現單側雙側腰酸腿疼,休息後癥狀會消失,當再次走路後癥狀又會出現,這就是間歇性跛行。這種情況也是血管堵塞所引起的,病情嚴重時,在休息的情況下,也能感覺到疼痛。

雙腳麻木

血管堵塞、血液不流暢還會導致雙腳麻木,這是因為雙腳供血不足時,腳部會有可能出現血栓,從而出現麻木的情況。另外,血管堵塞還會導致腳部出現水腫,有一部分人還會有發熱的癥狀。

出現這三大癥狀都代表下肢血管出現堵塞的問題,而血管對於機體非常重要,只有流通順暢,身體的各個機能才能得到最好的保護。所以,一旦腳部出現異常,一定要及時治療。

Advertisements


二、下肢動脈堵塞,怎麼治療?

當你出現腳部異常或是在行走一段路後下肢會有酸脹、乏力、疼痛等情況時,要注意了,有可能下肢出現了動脈堵塞的情況,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下肢動脈是否健康。

醫生會綜合病史、癥狀以及體格檢查,來初步判斷是否有血管堵塞的情況。當然,醫生也會藉助一些輔助檢查來明確診斷,並且明確血管堵塞的範圍和程度,比如血管超聲、動脈血管CT檢查、下肢動脈節段測壓等。

下肢動脈堵塞的治療,目前臨床上常用到的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法。

Advertisements

藥物治療:如果堵塞不是很嚴重,可以用藥物進行治療,主要以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為主,同時配合他汀類降脂。另外,術後或溶栓後也需要使用抗凝藥物繼續治療,而如果有房顫者,應該根據自身需要,進行長期的抗凝治療

血管重建:如果斑塊增多或血栓堵塞動脈管腔,則要進行血管重建手術。目前臨床常用的血管重建手術主要有兩種:動脈重建手術和動脈內微創治療。

動脈重建手術就是將動脈切開,切除並取出堵塞動脈的血栓或斑塊,達到通血管的目的,重新恢復血流。同時,各種微創手術也常被用於治療下肢動脈堵塞,比如支架植入、球囊擴張等,因為微創手術對患者的創傷小,並且可重複性操作。

此外,要想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,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積極配合。

Advertisements

生活治療:健康飲食加上適當運動,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。其次,戒煙也可以減少患者的截肢風險,對於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血管堵塞患者,積極治療能夠減少血管堵塞帶來的併發症。

另外,在冬季時,一定要預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,也就是俗稱的「老寒腿」。

三、冬季需防「老寒腿」

「老寒腿」多發生於老年人,主要是因為關節軟骨發生病變,造成關節反覆腫脹、疼痛,並且關節活動的範圍變小,對生活會造成影響。

·「老寒腿」主要受到天氣的影響,尤其是冬季,所以做好保暖工作是防止「老寒腿」的關鍵,必要時可以佩戴護膝,保護膝關節。

·適量運動也非常有必要,經常運動的人更少得「老寒腿」,但運動量要以舒適為宜,慢跑、散步、打太極都是不錯的選項。

Advertisements

·每天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,促進血液循環,同時抗寒保暖,但泡腳時間最好控制在15-20分鐘,不要過長。

四、網傳的「冬季輸液通血管」靠譜嗎?

Advertisements

首先給出答案,不靠譜!

通過輸液來「溶化」堵塞的血管,本身就是一種危險行為,伴隨著很大的風險。血栓或斑塊一旦脫落,掉落在其它地方,帶來的是更大的傷害。此外,如果患者血管堵塞較為嚴重,並不是簡單「輸液」就能「通」的,很多時候需要靠藥物和手術治療才能「通血管」。

所以,「冬季輸液通血管」不僅不靠譜,而且很危險。

要想血管健康,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,多運動、保持平和的心態、良好的生活習慣,才能讓你的血管「一路暢通」。


參考資料:

[1]胡存田.冬季須防「老寒腿」[J].心血管病防治知識,2013:52-52.

[2]王深明.腿部腫脹要當心血栓  [J].《中華養生保健》,2016:28-28



via 

「血管堵塞」時你不會有感覺,沒救了你才知道!學會5分鐘讓它暢通!

專家提倡:早點「養」血管,勝於老來「治」。

當血管堵塞不足70%時,人體無任何感覺,當堵塞超過70%進入晚期時,人體才會有不良感覺。

按照血管橫斷堵塞的程度,一般分為:

堵塞初期:堵塞30%無癥狀  

堵塞中期:堵塞達50%無癥狀  

堵塞晚期:堵塞達70%出現癥狀 

很多人以為,只有到老了的時候,才用為我們的血管操心。殊不知,血管斑塊變大,從30歲以後就加速了,再加上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、吃得越來越不健康、運動得越來越少,不知不覺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損壞。專家提倡:早點「養」血管,勝於老來「治」。

人 體每6.5平方釐米的皮膚上就分布著長約6.1米的血管。好的血管讓人看著特別舒服:動脈血管富有活力,血管口徑大,管壁光滑、柔軟,彈性好,輸送血液的 能力也最強。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讓人捏一把汗,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,用的時間長了,管道內壁就要結垢、生鏽,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。

血液中的「水垢」是指膽固醇、甘油三酯等,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,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,久而久之,使血管壁彈力下降,血液流動受阻,最終因缺血而引起心、腦血管病。


自測:你的血管幾歲了?

在情緒壓抑,過於較真;

嗜吃速食麵及餅乾、點心,偏食肉類食品;

不願運動;

每天吸菸支數乘以年齡超過400;

爬樓梯時胸痛;

手腳發涼;

有麻木感;

忘性大,經常丟三落四;

血壓升高;

膽固醇或血糖升高;

直係親屬中有人死於冠心病或中風等。

11項中,如果你:

符合其中1—4項,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尚屬年輕;

符合5—7項,提示血管年齡超過生理年齡10歲以上;

符合8—11項,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將比生理年齡大20歲以上。

後兩種情況的出現,提示你患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腦中風的可能性較大,到了該調整生活方式的時候了。
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