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親人們會漸行漸遠?「這3句話」講得太通透了!

  • 2024-07-03 14:49

親不親,一家人,打斷骨頭連著筋。

人這一生,最大的貴人,就是自己的親人。

可是到了一定的年紀,親人也會漸行漸遠,到底是活成了獨來獨往的樣子;甚至有的親人,還不如外人,讓你遍體鱗傷。

看看名人李叔同的幾句話,立刻變得通透起來!

「鶯啼陌上人歸去,花外疏鍾送夕陽」:母子之情,壽盡則盡。

這天,李叔同去春遊,看到山花爛漫處,遊人如織。

當天色暗下來,倦鳥歸巢,遊客都陸續回家。

此刻,夕陽西下,花瓣漸漸凋零。就像人生,綻放到了極致,然後灰飛煙滅。

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,但父母老了先走一步,任由你哭乾了眼淚,也無濟於事。

李叔同,清光緒六年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。小時候,家庭富足、無憂無慮。

到了五歲那年父親過世,他才發現這日子不那麼好過。

母親是妾,沒有了父親的關照,就什麼都要看人臉色。

為了生活,他和母親離開天津,去了上海,當李叔同成年後,母親也過世了。

他扶著靈柩回到老家,寫道:「夢揮淚出門辭父母兮,嘆生別離。父語我眠食宜珍重兮,母語我以早歸。日落烏啼,夢影依稀,往事知不知?」

原來,父母老了,如夕陽西下。我們原以為,還能看到漫天的星星,還有一輪明月。

但是,父母太老了,隨著夕陽而去,進入了黑暗的世界,再也等不到明天的一縷陽光。

生離死別,讓我們失去至親至愛,只能帶著父母的願望、繼續活著。

「人生猶似西山日,富貴猶如草上霜」:手足之情,利盡則盡。

失去了父母,李叔同在大家庭裡,就更顯得多餘了。

母親落葬之前,他和兄弟姐妹吵一架。大家認為,妾是不能到正屋、走正門的。

鬧夠了,兄弟姐妹的情感就淡了。雖然父親過世之前,百般叮囑,兄弟姐妹要團結,但真的沒什麼用。

說白了,利益之下,沒有太多的真情。

最終,李叔同從大家庭拿到一筆錢,然後就自立門戶。

在李叔同看來,富貴就像露珠,一轉眼就沒了,但在兄弟姐妹眼裡,卻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。

多年後,李叔同回想自己在老家成長的歷程,「回憶兒時,家居嬉戲,光景宛如昨」。

又看看當下的日子,「我不知何為君子,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;我不知何為小人,但每件事好佔便宜的便是」。

或許很多話,不是刻意對親人說的,但成年人之間的情感,不都是這樣,誰能徹底擺脫利益的束縛呢?

想想你的家庭,兄弟姐妹都成家了,有了自己的婚姻和事業。

你窮的時候,也會想到兄弟家借錢,或者讓其介紹工作。但是借錢之後,矛盾也來了。

你富有的時候,有兄弟姐妹找你借錢,或者讓你幫一把。你想盡辦法幫忙,但是他們不一定領情,甚至會認為你幫太少。

當贍養父母的時候,誰要出力,誰要給錢,兄弟姐妹也會鬧起來。

大家都認為,父母偏心,而自己是最不被偏愛的那個人。

直到有一天,父母走了,大家庭的利益徹底了斷,兄弟姐妹就成為了普通的親戚,甚至都是陌路人。

「緣起,我在人群中看見了你;緣散,我看見你在人群中」:夫妻之情,緣盡則盡。

李叔同的一生,有過好幾段愛情。

他年少時,認識了歌妓楊翠喜,但是家人都反對,這不符合門當戶對的規則。

後來他和商家女兒俞氏結婚,日子過得還算安穩,但是妻子在事業上,難以幫助到他。

在日本留學期間,他又愛上了日本女子「雪子」,留學歸來,他還把雪子帶回來。

封建年代,三妻四妾不奇怪,因此他家多了一個女子,妻子也還能容納。

但世事難料,李叔同經歷了人生的輝煌,決定出家,了斷紅塵。

雪子聞訊,苦苦追隨李叔同,希望能夠再續緣分,李叔同說:「放下你,非我薄情......」

緣分是從人群中來的,如同詩人辛棄疾所言:「眾里尋他千百度。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」

緣分也會慢慢消失在人群,就像一句俗語,從哪裡來,到哪裡去。

前世不欠,今世不見;今生相見,必有虧欠。夫妻是債,還清了,那就不負不欠,各自安好。

並不是所有的夫妻,都會走到最後,只是落得一聲嘆息。

林語堂評價李叔同:「是最奇特的一個人,最遺世獨立的一個人。」

再多的感情,都不能束縛他,只是陪同他走了一段路吧。

你我都是有情人,但還是敵不過「薄情」兩個字。

任何一種情感,都是雙向奔赴的,若你一廂情願,那也是徒勞。

人生短短數十年,有人愛你,也有人恨你,還有人為難你,但你不要為難自己,就算是親人,也別走得太近,保持一定的距離,分別的時候,才不會有切膚之痛。

夕陽西下,你點一盞燈,穿過黑暗。

曲終人散,你找一條路,各奔東西。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