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歲以上尤其要注意!中年男便血查出「腸癌晚期」 醫生叮囑:身體若出現「三多兩痛」儘早檢查
41歲張先生一直有痔瘡的毛病,平時對生活影響不大,他也就一直沒放在心上。但是最近,張先生一上廁所,肛門就會跑出個小腫物,還伴有少量的便血。連續一周都是這樣,張先生忍不了了,到醫院檢查。
然而,醫生初步檢查後認為事情並非是「痔瘡」這麼簡單,經過進一步的腸鏡檢查後發現,張先生的大腸處有多處腫瘤,最終確診為大腸癌。
一、肛門有腫物,別以為都是痔瘡
肛門有腫物,是痔瘡?便血,是痔瘡?很多人以為,肛門有腫物或便血就是痔瘡導致的。確實,痔瘡會有腫物脫出,但是除此之外,腸息肉、直腸黏膜脫垂、肛乳頭瘤等也會出現這一情況。還有比較嚴重的情況,比如直腸腺瘤、肛乳頭狀腺瘤等,在排便的時候,也可能會有肛門腫物脫出,同時多伴隨著便血、膿血便等癥狀。所以,肛門有腫物或便血,不一定是痔瘡,也有可能是早期信號容易被忽視或混淆的直腸癌。
二、早期發現腸癌,「三多兩痛」要注意
腸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,很多患者出現癥狀時,都以為是普通的胃腸道不適,很容易錯過早期的信號,導致病情加重。腸癌早期癥狀主要是「三多兩痛」,如果出現疑似癥狀,應提高警惕,儘快就診。
「三多」是指排便次數增多、放屁次數增多、便血次數增多,「兩痛」是指腹痛、肛痛。
1、排便次數增多
一般來說,每天正常的排便次數在1-2次左右。當腸道出現腫瘤,就會不斷刺激腸道粘膜,導致頻繁產生便意,排便次數異常增加,並且出現大便排不盡的感覺,同時伴隨著腹瀉、便秘交替出現或大便變形等癥狀。
2、放屁次數增多
放屁次數異常增多,同時伴隨著刺鼻、難聞的臭味,也是腸癌早期的癥狀之一。尤其是腫瘤出現在接近肛門的位置時,容易導致直腸阻塞,從而出現頻繁放屁的情況。
3、便血次數增多
便血是腸癌的典型癥狀,一方面與消化道出血有關,另一方面與腫瘤與大便摩擦導致破潰和出血有關。腸癌引起的便血容易和痔瘡引起的便血混淆,需要學會辨別。腸癌引起的便血,血液與大便混合,血液主要出現在大便一側,呈暗紅色,伴有粘液或膿液。痔瘡引起的便血,血液與大便分離,血液呈鮮紅色。
4、腹痛
腫瘤不斷長大,會在腸道中佔據一定的空間,引發腸梗阻,從而導致腹脹、腹痛等腸道不適癥狀。腹痛出現比較頻繁,疼痛主要集中在中下腹,具有陣發性、持續性的特點。
5、肛痛
主要與腫瘤的發生位置有關,當腫瘤出現在肛門附近的時候,就容易導致肛門墜脹、肛門疼痛,同時還會伴隨著里急後重、排便困難、體重不明原因下降等癥狀。
大便是健康的「晴雨表」,也是腸癌的重要預警之一。所以,一旦出現大便異常,或者其他疑似腸癌的癥狀,一定要及時就診。即使沒有出現不適癥狀,也要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。尤其是腸癌高危人群,一定不能錯過早期篩查,因為早篩是實現結直腸癌預防與治癒最有效的手段。
對於年齡在40-75歲之間的普通人群來說,建議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實驗,每1-3年做一次糞便DNA檢測,每5-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。
對於年齡在40歲及40歲以上,且符合有結直腸癌家族史、免疫法糞便隱血試驗陽性、有癌症史或腸息肉史等任一項的高危人群來說,建議做一次腸鏡檢查,如果發現陽性,馬上對症治療。如果發現陰性,要定期隨訪,每年進行一次次大便潛血試驗。
當然,除了重視身體異常、進行早期篩查之外,預防腸癌,還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,尤其是調整飲食,少吃高脂肪、高熱量的食物,多吃粗糧、雜糧、水果和蔬菜,同時堅持鍛煉身體,保持合理的體重,預防肥胖,才能從根源上降低腸癌的發生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