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績年年倒數第一!媽媽不催不罵,兒子高分逆襲上名校:言語的力量,遠比你想象中大

優秀的孩子

都是被鼓勵出來的

心理學家魯道夫·德雷克斯告誡所有父母:

孩子需要鼓勵,就像植物需要水。

植物無水,便不能生長。

孩子沒有鼓勵,就不能建立自我價值。

《兒童時間管理效能手冊》的作者王宏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:

一位偉大的母親用「假話」幫助兒子考上了清華大學。

幼兒園時,老師告訴母親,她的兒子有多動症,建議去醫院檢查。

但她卻告訴兒子,老師表揚了他,原來他只能在板凳上坐1分鐘,現在能坐3分鐘。

小學時,老師說:「全班只有50名學生,你兒子排49,我們懷疑他智力有問題。」

母親強忍著淚水,告訴兒子:「老師對你充滿信心,你並不是個笨孩子。」

每一次母親的「假話」,都讓兒子備受鼓舞。

Advertisements

他越發的努力,慢慢的他看到了自己的進步,釋放出了無限潛能。

英國知名心理學家也曾在書中表達過:

「一個經常得不到肯定的人,他的潛能僅能被開發到20%-30%。

而一旦得到肯定,潛能將會被開發到50%。

如果這個肯定來自於家庭,那麼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70%-80%。 」

讓孩子發自內心覺得「我可以」,他們才願意投入更多的努力,取得更大的進步。

學會鼓勵

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

美國一位教育家說:

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,除了讚美與鼓勵,我找不出還有什麼其他更好的辦法了。

為人父母,給孩子最好的教育,就是學會鼓勵孩子。

只有在父母鼓勵下長大的孩子,才能達到較高的成就。

01/ 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

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曾提過一個「試誤說」的觀點。

Advertisements

意思是,學習的過程,是一個不斷嘗試錯誤、錯誤遞減的過程。

當孩子犯錯時,如果父母允許他犯錯,並給予鼓勵,他們就能從錯誤中得到成長。

相反,如果給予批評,孩子可能就會害怕嘗試,錯過學習的機會。

02/ 父母應尊重孩子好的一面

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故事。

有一次,小男孩在家玩籃球,不小心把媽媽珍貴的花瓶打碎了。

害怕被媽媽責罵,於是急中生智,用膠水把碎的那一塊粘了起來。

被媽媽發現后,他也沒有承認,而是說:

Advertisements

「是一隻貓從窗戶外蹦了進來,打碎了花瓶。」

媽媽聽后並沒有生氣,而是拿出了三塊巧克力,對兒子說:

「第一塊獎勵你有神奇的想象力,創造了一個會開窗的貓。

第二塊獎勵你動手能力強,瓶子粘的很牢固。

第三塊媽媽要向你道歉,明明知道自己有個活潑的兒子,還把瓶子放在危險的地方。」

媽媽沒有因為兒子撒謊而責罵他,而是看到了行為背後潛在的一面,即好的行為。

而小男孩也因為媽媽的鼓勵,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做一個誠實的人。

03/ 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

鼓勵,就是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,並從中激發自信心。

當父母誇獎孩子時,孩子自然也會因為自信,從而反饋給我們更好的行為。

心理學家傑絲·雷爾有句名言:

鼓勵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,就像陽光一樣,沒有它,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。

被鼓勵滋養長大的孩子,就像陽光照射花朵,水分澆灌樹木一樣,他們帶著父母給予的力量,更加有信心地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
我在看這位媽媽接受採訪時說,在孩子每次考倒數第一的時候,依然一直給他擁抱、給他安慰。

每個孩子,內心都會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。

我們的每一句鼓勵,其實都可以成為孩子前進路上的動力。在鼓勵下長大的孩子,才更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。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